笔趣阁 > 大宋第一公子 > 第七十七章 宰相大人家的亲戚

第七十七章 宰相大人家的亲戚

笔趣阁 www.bqg7.com,最快更新大宋第一公子 !

    “我靠,你们为什么要把我放到大牢之中,这搞什么呀?”

    他们将赵承嗣直接带到了大牢之中,让他十分的不解。

    “吵什么吵,让你待着就待着,哪里有那么多的废话。”

    狱卒不悦的说道。

    “我又没有触犯王法为什么要把我关在这里,我不服。”

    赵承嗣愤愤不平。

    这是他第三次进到大牢里。

    第一次因为高琇莹事件见到大牢中,不过那一次有惊无险,待了三天而已。

    第二次是因为写了大唐西游,搞了一个文字狱,自己差一点死在里面。

    不过出来之后的好处不少。

    拜了一个师傅,认识了皇帝。

    被封奉直郎,成了官员。

    还和高家合伙做生意,赚了不少钱。

    这一次又是怎么回事,又被带到大牢里了。

    “没有犯法,你还不知道吧,你成了杀人犯了,想出去门都没有。”

    狱卒可怜的看了一眼这此人。

    “什么,我成了杀人犯,我杀了谁?”

    赵承嗣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杀人了,杀了谁?

    “你不要装傻,贾政经不是你打死吗,现在人家苦主都告到官府了,你觉得你可以置身事外吗?”

    赵承嗣不吭声了,贾政经死了,这怎么搞得?

    难不成自己那一帮子真的打死了他?

    当时不是好好的吗,不可能吧。

    赵承嗣也没没有亲眼看到他死,再说当时情况那么乱,谁在意这些。

    不得不说赵承嗣的心态十分的好,普通人碰到这种情况,早就吓懵了,他居然还能去回忆昨晚的事情。

    可是依然却没有人和线索,等着看吧。

    想到这里他居然参观起来大牢了。

    第三次来大牢完全不一样。

    和第一次第二次不一样,那个时候自己所在的大牢脏乱差,。

    但是这间牢房却这里很干净,甚至比一些人的家中还要干净。

    其实赵承嗣并不知道这里是专门关押官员的,是单身牢房。

    他毕竟也是从六品奉直郎,可以有单间。

    也就是说看在奉直郎这个官职的才给他特殊照顾的。

    不过这里确实不错,床铺都被整理的整整齐齐的,桌子被擦的一尘不染,除了他不能自由的出入之外,其他的都是还好。

    赵承嗣居然躺在上面休息起来了,心真大。

    贾政经死,赵承嗣被抓可是外面却传疯了。

    毕竟贾政经在汴京还算小有名气。

    本人不说了,是一个秀才。

    他老爹在世的时候可是一个富商。

    要不说大宋开放呢,老爹是商人,儿子可以当士子了。

    所以他死的也引起大家的关注。

    赵承嗣官差带走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汴京传开了。

    都说皇帝陛下大公无私,亲自下令捉拿赵承嗣。

    只是死了一个普通的人,皇帝还这么关心,真的是一位好皇帝。

    赵承嗣他们实在是太熟悉了,汴京的奇人嘛!

    前不久刚被官家封为奉直郎,今天怎么就成了杀人犯了呢!

    大宋的政事堂,这里有官员忙忙碌碌的进入,政事堂是宰相办公的地方。

    北宋建国之后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也就是皇宫之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或主要职权,是最高行政机构。

    而政事堂下面也设有舍人院,有知制诰或直舍人院,负责撰拟诏旨。

    还设孔目、吏、户、兵礼和刑等五房,分曹处理事务。

    后来元丰改制,中书所辖职事,分属门下、中书、尚书三省。

    宰相、执政的议事办公处,仍设在原政事堂正厅,改称三省都堂,通常只称为都堂。

    此后宰执的办公处设于尚书省的都堂,有时也称之为中书或政事堂。

    虽然赵承嗣杀人的事件,朝的官员都听说了,可是他们不敢随便议论,因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赵普。

    这本来和赵承嗣没有关系,可是人说赵承嗣是赵普的亲戚。

    大家一想也对,一个青楼出身的小厮怎么能够这么快就成为从六品的官员?

    要说是宰相大人的亲戚不足为奇了,毕竟宰相大人深得陛下宠爱,他的亲戚当官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赵承嗣这个名字就可以让人猜测到很多东西,因为大家都知道宰相长子叫做赵承宗。

    这赵承嗣之差一个字,更为神奇的是,两人还是同岁。

    一些官员私下里就猜测,是不是赵普的私生子。

    赵承嗣还不知道很多人有这样的猜测,要是他知道的话,真不知道是哭还是笑呢。

    虽然只是官员们私下的猜测,可是谁也不敢随便发表意见,生怕得罪顶头上司。

    赵普是政事堂的最高长官也就是宰相,而且为人十分的强势,历史上对赵普为相的风格也有记载。

    赵普辅政是相当专制,其他的朝臣非常忌惮他。

    加上皇帝赵匡胤对他十分的信任,所以很多官员都很怕他,赵普训斥官员就像训斥自己的家的奴仆一样,处处显示着他宰相的权威。

    “赵宰相,依照下官看来这个赵承嗣一定是被冤枉的,那些不明事理的御史就到官家面前搬弄是非,真是该死。”

    说话的人叫做卢多逊,是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唐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简称“参政”。

    这个家伙可是投机分子,他也是卢雍的老爹,此时不知道和赵普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只见赵普微微说道:

    “多谢卢参政了,这些许小事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每天汴京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想管也管不了。”

    也就是宰相的助手,副宰相,参知政事是可以和宰相分庭抗争的,也就是削弱相权分化皇权,这也是设置参知政事原因。

    不过这卢雍他老爹明显讨好赵普。

    “不瞒宰相大人说,赵承嗣打死人这件事,小儿当时也在现场,当时并没有任何问题,怎么一晚上的功夫就闹出人命了,我看一定有其他的原因,放心吧宰相大人,我一定会据实向官家禀奏的。”

    卢多逊试探性的问道。

    “哦,这和本相有什么关系,赵承嗣这个人本相也不认识,如果卢参政有证据的话,可以向有司反应嘛。”

    赵普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他也不知道卢多逊为什么说这句话,好像这件事和他有关似的,可是真的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呀。

    “官家有旨,让赵普觐见。”

    正在赵普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太监来传旨让赵普去觐见,赵普只得跟着太监走了,他们都没有看到卢多逊看着赵普的身影在冷笑。

    政事堂这边关心赵承嗣的案子,还有一个地方也关心这件事,那就是大宋的御史台。御史台是宋代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关,其组织机构设置,基本沿袭唐之体制。

    台长为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和侍御史知杂事;下设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分别置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监察官还有不常设的里行、言事御史等。

    “明日我们一起上奏官家,尽快处决赵承嗣,杀人犯法,这是自古的定律,特别赵普据说还和此人有关系,那他也脱不了干系。”

    说话的是御史中丞,当朝从三品大官,雷德骧。

    宋朝已经不设置御史大夫了,御史台的主要事务全部由御史中丞管理,赵匡胤一朝已经有三位御史中丞了,雷德骧是第三任,前两任分别是刘温叟和边光范,边光范由开宝五年病逝,现在掌握御史台的是雷德骧。

    他早就看不惯赵普,雷德骧在赵匡胤登基的时候就以后周的忠臣自居,多次忤逆赵匡胤,他自己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了,可是赵匡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让他执掌御史台,他也尽心尽力的为大宋做事。

    赵普这个宰相做宰相快十年了,在这个十年之中赵普越来越嚣张跋扈。

    为人也很强势,下属官员和意见不合,就会被他训斥,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赵普也有违法乱纪的事情,自己也多次上书,可是皇帝都没有处罚赵普。

    这一次是一个机会,他的亲戚犯罪了,杀人大罪,那赵普能逃了干系嘛。

    “雷中丞放心吧,这是我们御史的职责,即使官家想要包庇他也不行,这是铁的事实。”

    一众御史都符合道,他们这群御史平时没有什么事,就专门找茬,看看谁那个官员屁股不干净,就在朝廷上揭发检举的。

    皇帝也对这些人头疼,不过一个国家缺少这些人还真的不行,因为他们的存在让官员都有所收敛,他们也是功不可没。

    赵承嗣还不知道自己一夜之间不仅成了杀人犯而且还成了赵普的亲戚。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自己什么时候和赵普成了亲戚了。

    而且朝中很多人居然还想接着自己杀人的事情来对付赵普。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要是自己和赵普有关系的话,能混到这个模样吗?

    他听到这个传言的时候只能无奈的笑了笑,太荒唐了。

    “要是真的和赵普有关系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