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后,我悲催了 > 第150章 颐和长公主

第150章 颐和长公主

作者:狸猫换桃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7.com,最快更新穿越后,我悲催了 !

    不在计划之内的孩子让颐和长公主变得措手不及。

    孩子尚未来到时,她可以狠心的说余生不会要孩子。

    但是,当孩子是真实存在她的肚子里时,

    她又有些于心不忍,

    她仿佛真的能感受到他真实的存在。

    没有哪个女人不想做母亲,

    尤其是在封建王朝社会,

    孩子就是自己最坚实的依靠。

    她贵为楚国长公主,又是秦国的惠妃,理应自己的孩子会被娇宠长大。

    但是,她又知道,违背诺言生下的孩子,注定会有艰难的一生。

    她必须尽快做个抉择,在皇帝知道之前必须有个态度。

    否则,让皇帝误会,她之前的行为都会被误认为是在欺骗他,

    以后定会对楚国或者对自己的弟弟都有影响。

    至于她自己,从未想过后果会怎样。

    她只知道,

    得来不易的和平不能被打破,

    最后,还是理性战胜感性。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使命,

    自己先是楚国长公主,再是自己楚颐和。

    既然先享受了“公主”这个身份带来的荣华富贵,

    就要承受这个身份应该承担的责任。

    她有自己要保护的家人,有自己要保护的子民。

    即使自己的力量很薄弱,很微小。

    但是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去促使两国短暂的和平,以保护自己的子民,

    让自己的国家远离战争,平安的活下去。

    颐和长公主时刻提醒自己,肩负着和平的大任。

    其实她知道,即使是同盟联姻,

    也不一定需要她这个皇帝的亲姐姐。

    但是她对任何人都不放心,

    自己年幼的弟弟刚坐上皇位,

    即使有忠心的大臣辅佐他,但是谁又能比的上自己的亲姐姐呢?

    这个从小对弟弟疼爱有加,无论任何要求都会答应的亲姐姐。

    所以,她毫不犹豫的答应和亲,并一直致力于促进两国的关系。

    当所有事情都顺利的进行时,

    她的第二个身份变成了秦国皇帝的“惠妃”。

    是啊,自己是皇帝的嫔妃了。

    但显而易见,却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妃子。

    比如,如果皇帝不允许你生下自己的骨肉,那你也是无从选择的。

    所以,当第一次她喝到太医送来的避子汤时,她就知道了他的选择。

    而自己最后的身份,有可能是一位母亲。

    因为已经失去自己,所以不能任性的,在明知道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任何安全保障时,

    不仅如此,还会增加他成长中的磨难时,

    选择生下他,这对他不公平。

    显而易见的灾难,为什么要让他经历呢?

    所以,她宁愿成全所有的人,也不能留下这个孩子。

    当太医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时候,

    她没有思考良久,当下做出决定,拿掉这个孩子。

    就当她没有这个福气做这个孩子的母亲吧,

    希望这个孩子将来可以投生到普通的人家里,

    不求他大富大贵,只求他能平安健康的长大,

    拥有世界上最简单的幸福。

    ——————

    太医是皇帝亲派给她的,他知道惠妃娘娘这个决定后,

    没有说什么,就安静的退下了。

    因为惠妃娘娘任何的要求,

    他都不需要反驳,只要禀告皇上就行。

    只有皇上应许了,才可以。

    就在颐和长公主思考发生这件事的各种可能性,或者有没有其他阴谋时,

    她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件事就是皇帝任性而为的结果。

    皇帝自己有五个儿子,七个公子,子嗣丰盈。

    但是随着皇帝年龄的增长,

    后宫很长时间都没有新的生命诞生了。

    而皇帝发现自己又对他的惠妃喜欢的紧,

    而且是越来越喜欢,喜欢到甚至考虑,如果他俩能有个孩子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当太医第一次跟他说,惠妃要喝避子汤的时候,

    他非常生气,甚至冷落了她。

    他以为她是嫌弃他,不想给他生孩子。

    但他确实也同意了,

    因为他确实不想有个楚国皇族血脉的孩子。

    但这个决定并不影响他生她的气,

    所以还是冷落了她半个月。

    但是她非常知进退,猜到了他生气的原因,

    所以主动道歉、求和、并娓娓道来她这么做的原因。

    颐和长公主是会表达的,

    煽情的说道自己对皇上动了情,

    但又跟皇上相处的时间太短了,害怕有了孩子以后,

    皇上暂时不会来她这里,会冷落了她。

    她自己的思念无法表达。

    自己孤苦伶仃的在这个国家,

    只有皇上这一个丈夫,没有其他亲人、朋友。

    把自己的孤独、无助、害怕、弱小等情绪非常深刻的表达出来。

    尤其是用“丈夫”一词来形容皇帝,

    让皇帝的内心感到非常的熨帖,

    大大的取悦了他。

    要是放在平时,

    这样的形容是对皇上的大不敬。

    但是在这个弱小需要保护的女人这里,这个“丈夫”就是她的天,就是她的地,

    就是她的一切的一切。

    所以,皇帝的心软的一塌糊涂。

    所有后宫的妃子甚至是自己的儿子,

    都把他当成高高在上的皇帝,

    从来没有人把他当成自己的家人,丈夫或者是父亲。

    他们每个人对他都是讨好、试探、害怕、尊崇,

    只有这个单纯善良的女人,

    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丈夫,自己全身心依靠的人。

    所以,秦皇帝是越发的宠爱颐和公主。

    聪明如颐和,知道这个理由根本不会打动秦国皇帝,

    只不过是一时的头脑发热罢了。

    确实如颐和长公主所料,

    其他国家后期纷纷效仿楚国,走联姻路线,把自己国家“最美的公主”嫁到其他国家。

    所以,秦国皇帝先后又娶了两位公主,逐渐冷落了颐和公主。

    当时宫里很多妃子都在看这位“惠妃”笑话,

    但是没有多久,就被赵国公主的嚣张跋扈吸引了注意力,

    宫里又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

    但是颐和长公主并没有任何争宠、吃醋的行为。

    也没有主动讨好皇帝,讨好皇后,

    讨好任何人去稳固自己的地位,

    而是一副岁月静好,

    稳稳的待在自己的宫中 。

    因为此时的四国已经停战,

    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各个国家都在忙于增加自己国家经济实力。

    而她也没有闲着,

    表面上看,是在每日看书打发无聊的时间,

    其实看的都是关于秦国历史、政治、农业、经济、学术等各种相关的知识。

    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学些有用的知识,

    将来可以帮助到自己的弟弟,或者自己的国家。

    当然,她也会通过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反馈给合适的人,

    也为这个国家贡献出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颐和公主心态非常之好,印证了一句非常励志的话:

    “当你无法适应现状的时候,你就想办法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