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第五百一十八章孝廉制

第五百一十八章孝廉制

笔趣阁 www.bqg7.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第五百一十八章孝廉制

    鲁肃有一雪前耻的念头,刘冯未必没有。

    想当年在许都,刘冯依靠他自己的年纪,胡作非为,让曹操吃了多少次暗亏。但到了名面上的交锋,却每次都是曹操来打他。

    要么主攻,要么辅攻,实在是让人狼狈不堪。现在机会来了,自然也是欣喜无比。

    不过,即使是如此,也要等北方消息得到确认,确实是田氏被扣押,待罪快被满门抄斩了。他才能出兵啊。

    这起码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所以即使是再欣喜,刘冯也只能等待。

    就在这等待的中,时间一日日的过去。刘冯没有等到出兵的时机,但却等到了另一样重要的事情。

    这一日,刘冯照例在书房看书。

    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人齐齐来拜见。

    刘冯亲自出门迎接,引了三老进入书房,而后笑着问道:“什么风把三位老先生给吹来了?”

    这句话,说的有些轻松玩笑。但是刘冯眼中的期待,却是浓厚无比。

    三个老头,自从来到新野后,就开始琢磨起了人才选拔的各种事宜。等闲时间,都不会来见刘冯。

    刘冯也为了避免打扰三人,也不过去见三人。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而这三个老头却是齐齐来找他,刘冯已经有了些许明悟,这人才选拔的各种事宜,恐怕已经完善了。

    “老夫等幸不辱命,为殿下改进了而今天下选拔人才的制度。”司马徽微微一笑,举拳拳头说道。

    说话的同时,他从袖子内抽出了一卷竹简,递给了刘冯。

    尽管知道了,但是刘冯仍然大喜。困扰着他无数时日的问题是什么?人才问题啊。虽然有了荆州各类士人的补充,但那是靠着三老的威望堆积起来的。

    现在不缺人才,但是十年后,数十年后,等刘冯的地盘扩大难以想象的地步了呢?

    所以啊,人才是要源源不断的。完善的选拔制度,就是源源不断的吸引人才的根基啊。

    其实,这个时代是有人才选拔制度的。那就是孝廉制度。孝武皇帝下令,每年,每个郡都要选拔出一个孝者,廉者,入朝为官。

    这是一个在民间选拔人才的雏形,不过到了后来,汉室衰弱,各种**,这孝廉就被各种世家大族子弟垄断了。

    名存实亡。

    所以,刘冯让三人去改进啊。现在,结果到了。能否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就看这一次的了。

    刘冯迫不及待的展开了竹简,一目十行的看去。

    渐渐的刘冯的眉目越来越舒展,神情越来越爽快。

    就像三老自己说的一样,他们只是改进了选拔制度,但本身还是孝廉制度。不过,这个孝廉制度却是不太一样。

    一个郡,每三年就要选拔出十个孝廉。这是付给每个郡郡守的硬性规定。但这不能滥竽充数。

    因为每三年都会有一场天子亲自考校的考试。

    从这天下的孝廉之中,抽取三分之一的人,作为人才储备,或入朝为官,或下放地方。

    而若是某个郡派遣出来的孝廉,考试太差,有存在舞弊行为,那个郡的郡守,一个字,斩。

    不是罢官,只有一个简单,但却充满了效率的斩。

    老实说,三老想出来的这个选拔制度,其实与后世的科举有几分神似了。当初,刘冯也考虑过科举。

    这是打破士族垄断的好办法。但是刘冯没有立刻做,原因很多。

    一方面是纸张的推广问题,现在汉室已经有蔡侯纸了,但因为卖的贵,所以流通少。没有纸就没有印刷术,就还要用竹简,不仅贵,而且流传也不会太广。

    现在所谓的士族,就是有官方身份的世家大族。寒门则是豪强地主。竹简,知识力量,主要在这两个阶层流传。

    相比于天下人口,读书人少啊。

    科举?那是需要一定读书人作为基础的。没有书本,没有纸张,这天下的读书人不多。下层的考试就没什么意义。

    这是一点。

    第二点,刘冯也是怕科举不适应这个时代,怕造成反效应,所以刘冯不敢用。

    而现在三老想出来的办法,完美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郡方面不用考试,直接通过了。由郡守选出十个人,再进行关方面的,天子亲自考试,选取人才。

    这明显是存在漏洞的,若是清廉的郡守选出来的孝廉,肯定是有才学的。若是贪官选出来的孝廉,那多半就是酒囊饭袋。

    而这中间还有个中庸,关系户。

    但是三个老头很辣啊,直接一个斩。若是郡守选出来的人发挥不妙,那就斩郡守。这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

    在脖子上驾着一把刀的情况下,刘冯相信,这天下的郡守,在选拔孝廉的时候,都会慎之又慎。

    这就可以达到唯才是举。

    不管是寒门,还是士族,只要有才学,都有机会。这不仅是可以让刘冯笼络住天下人才,还可以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

    这跟科举其实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而更加让刘冯欢喜的是,这个办法是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人一起想出来的。论韬光养晦,论眼光很辣,这三个老头加起来也步是他的对手。

    但是这三个老头活在这个世界上加起来有二百多年了。那经验是丰富老道,他就算是拍马也赶不上的。

    既然三个人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考虑,那么能够通行的几率就很大。

    这是神兵利器,只要有了这个。天下的人才就会源源不断的融入整个汉室。

    除此以外,三老还还罗列了许多的硬性标准。分两大类,孝,才。

    古人对待德行很看重,孝乃百善之首,可以当作是德行的一个标准。才就不用多说了。

    这个标准,对于下边的郡守来说,选拔人才有了根据。

    看得出来,对于这个孝廉制,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人确实是花费了很多心思。

    刘冯压下了心中的喜悦,举拳对着三人深深的一礼,说道:“汉室中兴,全赖三位老先生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所谓的名臣名将也只是一时之选,数十年内,也就相继死绝了。

    这孝廉制才能长期存在啊。

    “为汉室尽忠,老臣等深感荣幸。”三人对视了一眼,对着刘冯举拳说道,很是诚恳。

    没有一点虚假。

    这三个老头其中两个是出身大族,但是他们制定的制度,却是唯才是举。可见没有任何偏心,只为汉室永昌。

    刘冯更加感动,叹息道:“三位老先生久在荆楚,汉室却不能用,实在可惜。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孤能得到三位老先生,当真汉室幸运。”

    “殿下言重了。”三人连忙说道。三个本潇洒自在的老头,在刘冯皇太子的光环下,这潇洒自在的性格,改变了不少。

    “不知太子殿下,何时实行这个制度?”片刻后,司马徽期待的问道。

    这个制度乃是三人呕心沥血想出来的,司马徽都迫不及待的刘冯动用了。

    “此是国家根本,等攻打下许都,当请父皇亲自下旨推行。”刘冯郑重道。

    “诺。”司马徽有些遗憾不能立刻执行,但是刘冯的郑重,以及天子亲自推行所带来的影响力,仍然让司马徽无比的期待,应诺道。

    刘冯点了点头,继续沉浸在欣喜之中。很久后,刘冯才放下了竹简,抬起头认真的看向这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头。

    沉吟了片刻后,刘冯说道:“虽然人才选拔的制度,已经被三位老先生完善。但若是三位老先生从此后埋头读书,却是可惜。”

    “这,殿下,我等实在老迈,不堪重用啊。”三人本是欣喜的,但是听了刘冯的话后,心下一凉,黄承彦连忙说道。

    帮助刘冯制定这个制度,是应该的。但若是操劳的话,真的是有心无力啊。

    “呵呵,三位老先生多虑了。孤不是打算任用三位老先生为重臣,给予权柄。而是打算让三位老先生,读书,教导学生。”

    刘冯呵呵一笑,说道。

    “读书,教导学生?”三人眼睛齐齐一亮,道。

    在荆州刘表的治理下,有很多的学校,很多很多的老师。不过,三个人都是臭脾气,都是看不上刘表。

    因此,都没有当老师的机会。

    但这不代表三人不喜欢当老师,这可以从三人陆续的收拢徐庶等人为弟子,教导成才就可以看出来。

    只是实在不想为刘表做事罢了,但现在刘冯不同。

    若是能大规模的培养学生,传承平生所学,顺便的可以为刘冯培养更多的人才。三人的心中却是千百个乐意的。

    看着三个头发花甲,但却期待无比的眼神,刘冯心下叹息,更为当年汉室不能用这三个人才,实在是可惜。

    “正是。孤打算设立三所学校,分别让三位老先生管理。待天下略平,则分开建设在重要的州郡中。”

    这是刘冯的考虑,互相竞争,互相提高,同时,不会形成一股,从而左右朝政,推翻天子。

    “诺。”三人的考虑当然没有刘冯的深,但是听到有三所学校,眼睛放光,毫不犹豫的应诺道。

    刘冯见此微微一笑,心下也是痛快。

    这人才选拔,与人才的培育,都在进行之中。别看他现在的人才,不多,远远少于袁绍,曹操,孙策,但不久的将来,必定能够后来居上。

    凭的就是这个孝廉制度。

    刘冯紧了紧手中的竹简,心中很是期待。

    随即,则与三老共同商议了一些细节,并下令蒋琬拨款,建设学校。这件事情,被彻底的确定了下来。